華特贊比亞員工周年感 |
贊比亞周年感 文/國際化事業板塊贊比亞工程項目部 吳偉民 題記:沁園春.盧薩卡望月 淡露清風,孤舍燈黃,獨瞻寥廓,欲問月何處?西風弄影,云卷玉蟾,繁星點爍,浩瀚蒼穹,其輝幾許,怎勝人間焰與火?微吟罷,頷首憶今昔,往事千端。 去年今時赴贊,若鵬翱萬里將路探 ,今教選路行,他方異國,耀我炎黃,展翅驚天,振臂撼岳,何懼此鄉非我土。待天明,朝日驅殘月,魚白東方。 許久沒有寫文章了,自《三言兩語》后也偶爾寫些詩詞聊以自娛。 想到來非洲適滿周年,也許是趁有空暇,也許是心血來潮,也許是情有所感,想嘗試著用文字來向親朋好友們傾訴這一年來在這他鄉異國的生活。 曾幾何時,對非洲的了解我們是從書籍,從熒幕上知悉的,但這些在我看來仿若是盲人摸象般的敘述無法全面的給我們展現這塊神奇的大陸。也許這里,戰火紛飛硝煙起,餓殍遍地哀聲啼;也許這里,黃風吹沙漫天舞,大漠狼煙直沖天;也許這里黑膚紅泥性猶烈,炎熱惡疾催人怯;也許這里青獅白象任行藏,懸猿玉鹿隨隱現;也許這里……種種的猜測與未知伴隨著我一起登上了前往盧薩卡的航班,依偎著藍天白云從廈門出發途徑香港、曼谷、迪拜最終抵達目的地。至此,那些曾經連在夢里都未曾感知的人和事開始與我的生命軌跡產生了交集,而我也將在這離家萬里的國度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初下飛機,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原野,通透無比的藍天,朵朵白云懸掛在半空中,與湛藍的天空勾勒著盧薩卡的上方。接我們的劉哥哥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停車場的收票員用標準的非洲式微笑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汽車疾馳在狹窄的兩車道上,兩側空曠的土地上偶爾一兩棵枯樹似乎在跟世人講述著這里的枯脊。不久便已到達基地,并很快安排好入住,倒過時差,投入工作,盧薩卡的故事拉開序幕。 八月、九月,藍紫色是這個城市的基調,路兩旁的樹在這個時節開花,輕輕的盈在樹冠之上,一串串、一簇簇聚集起來仿若綻開了滿樹的紫云,氤氳旖旎間,讓人嘆為觀止。輕輕拾起一朵,將其一瓣一瓣的輕撫,于花蕊深處,透出隱隱紅暈,含帶微笑,朦朧地彌漫在紫色的瓣上,那容顏,就算畫筆三千,也無法落筆。初識盧薩卡,這種叫藍紫楹的花讓我為之傾嘆,它給這座城市覆上一層朦朧地神秘感。漸漸地熟悉了這里的生活,帶我們做實驗的胥工(注:指技術中心的胥亮)因故匆匆回國,留給的是給我們獨自探索的能力,幾位領導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的帶著我們奮戰在前方“戰場”,一天天推進著工程的進度。在這里由于大家吃住都在一起,很多時候較之國內看起來更像一個整體,剛哥(注:指劉維剛)烙的餅依然如此生脆,王總工(注:指王志明)燉的羊肉至今仍在飄香,高老大(注:指高錦坤)的乒乓球也足以殺出中國,走向非洲…… 鳳凰花開,火紅的韻律取代了藍紫色的基調。十月,十一月,我們的項目也正如這紅紅火火的季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10月24日第一場雨的來臨似乎在更我們告知雨季的到來,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今年任務的執著,就仿若這怒放的鳳凰花般,無畏狂風暴雨之侵擾,不懼驕陽酷暑之折騰。在這干熱時節鳳凰花依在,項目進度依舊,Mumbwa 、Kabanana一日復一日的在變化著,而這美麗的喬木也在一日復一日地展示著其最美的一面,枝頭灼灼,滿樹繁花,大而美麗,火紅耀眼,如團團火焰在枝頭點燃。其實,點燃的又何止是樹梢?點燃的還有我們工程人赤熱的內心。 鳳凰花落,紫楹花謝。雨季的來臨,讓綠色成為這個季節的旋律。陣陣暴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枯黃的野草在雨水的滋潤下又開始復蘇;原本布滿灰塵的屋頂在雨水的洗禮下又煥然一新;干燥的空氣中由于有了水分子的加入也變得異常清爽,微風拂面,舒適無比。但長達四個月的雨季卻讓我們又愛又恨,天氣的變化之快讓人不可臆想和琢磨,時而艷陽高照,須臾間便烏云密布,緊接著便是瓢潑大雨,令人防不勝防,時間不長又是晴空萬里,但不一會又是大雨傾盆,一天如此反復。因此,我們也只能把項目前進的腳步放緩,做一些邊邊角角、零星的工程。陸陸續續地,領導和同事們也回國休假去了,由于安排,雨季期間由我們幾個小鬼留下來當家,因此也讓我有機會好好領略一下非洲雨季的風情萬種。 要說這里我最喜歡的景象莫過于雨過天晴的原野,面對雨后的非洲大地的感覺是渾厚、震撼而充滿力量和生機,一場場的大雨使所有的動植物都像經歷了一次次心靈的洗滌,它們盡情釋放渴望,顯示著勃然生機,不像那些溫室里的花朵,喜歡尋找安妥各自靈魂的暖巢。它們毫無矯情地一次次勇敢的接受暴風雨的洗禮,沒有抱怨和怯懦,在風雨中洗去頹廢虛無,求得內心的釋然與輕松,快樂的享受生命。 由于雨季期間,正值國內新年,身處異國無法回去與家人團聚也甚感遺憾,只能通過電話和網絡向國內親友們送去我們遠方的祝福。但在這里,我們依然沒把傳統落下,春聯、鞭炮、年夜飯……我們也趁春節放假期間,再一次去領略了贊比亞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
泛舟卡里巴湖上,看微波蕩漾的湖面在陽光照射下粼粼閃光,兩岸樹木與清澈的水面相互映襯,有道是:湖光山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再順著湖面往遠處望去,一直到那遙遠天際線上,湛藍的湖面與蔚藍的天空渾然成為一體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看著這湖光山色,會有一種愿拋棄世間繁華,紅塵紛擾,將身心融入于這一片寧靜之中的欲望。 與靜謐的卡里巴湖相比,氣勢磅礴的維多利亞瀑布則給人的是震撼,來到利文斯頓,穿梭在雨季的非洲叢林里,觀咆哮而來的贊比西河翻騰在寬1800米的峭壁上,跌入110米深的峽谷發出驚人轟響,勢如奔馬,宛若游龍。騰起的水霧在日光照射下煥出七色光澤,像是橫掛半空的彩練,真的是瑤虹界碧翻地軸,鐵馬盤渦卷天宇。 觀賞完宏偉的瀑布后,傍晚再去游船在贊比西河上看日落,贊比西河的日落是贊比西河的一大景觀,坐在游船上看兩岸的動物隨隱隨現,河馬就在不遠處游泳,時時噴水,相互呼應。落日的余暉灑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把河面映成淡淡的粉紫,浪漫又帶著些許憂郁。隨著太陽漸漸西沉,光線也從通紅變成了金黃,河岸邊的熱帶叢林也只剩下模糊的輪廓,偶爾一兩只歸巢的水鳥從水面掠過,激起一陣淡淡的波紋,那畫面真的是半縷余暉隨流水,一只歸鳥映斜陽。走走停停,沿途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伴隨著陣陣暴雨,漸漸地我們也度過了這個雨季。 陽春三月,大家也都陸續回來了,而我也回到了國內開始我的假期,40天的國內時光眨眼而逝,待我再次回到這里的時候大家也已經開始新一輪的征戰了。今年回來依然還是繼續在實驗室,每天是各種試驗和報檢,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夜晚則是填寫和編輯各種資料。日子就仿佛手中的琴弦,光陰如琴音般潺潺,沒有什么大起大落,一切是那么的平靜。也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七月份。 這個七月,我想用黑色來表達。也許萬物枯黃的干冷季似乎更能確切地渲染這個城市的氛圍,但是這個月發生的太多事件卻讓人們心中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贊比亞薩塔總統再一次在一些小道消息中死去,馬航飛機的再次意外墜落至今仍無結果,阿爾及利亞空難、埃博拉病毒蔓延;及至中國,昆山廠房爆炸,云南魯甸地震種種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而來,讓我們不得不感慨活著真好,珍惜當前,享受生命。 轉眼又到八月,斗轉星移,歲月輪回。這一年,讓我們學會了許多,也明白看透了許多。曾經我也問過自己,當初選擇出來這里是否正確,也時常在想倘若這一年在國內會是什么光景?現在回想起來,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雖然這里貧窮、落后、人口多元化且貧富差距懸殊,雖然在這里遠離了家庭父母,疏遠了兄弟朋友,甚至是連對象都不知從何談起。但是,在這里,與其說是工作莫如說是修行,在這里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凈化和提升自己,就像釋迦摩尼菩提樹下悟道三年,終參透佛法真諦;達摩祖師少室山后面壁九年,終成一代宗師,小吳同志也要在這里為自己打下通往前程的標樁。繁華似夢,修心亦真,照明月以為鏡,乘百草之余芳;臨大海而為教,取古木之枯然。 談笑間,年華已逝;翹首望,路在前方。歲月不知不覺中在我們生命里劃過的印記,孰不知早已落在記憶深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荏苒,秋盡冬來,在淺淺的寂寞里恪守這淡淡的思念,靜靜的默候下一個輪回…… |